投影市場帶來的無屏化趨勢還麵臨哪些天花板?
作者:娛樂 来源:財經 浏览: 【大中小】 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6:50:38 评论数:
“5年前我們剛剛創業的時候,用戶是一群發燒友,經過幾年的發展,用戶從發燒友滲透到年輕群體,80後、90後是最多的用戶人群。”8月13日,在極米科技2019新品發布會後,極米科技總裁肖適發出上述感歎。
用戶變化的背後是智能投影的不斷迭代和市場競爭加劇。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市麵上做智能微投產品的品牌有幾十家,除了極米、堅果、小米、康佳、創維等,互聯網巨頭也想分一杯羹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曆經多年發展,投影市場從起初的商用市場走入家庭,4K、AI等技術也給行業注入更多新元素。但相較傳統顯示市場,投影的市場滲透率並不高,空間拓展和“價格戰”依然是行業麵臨的痛點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投影市場帶來的無屏化趨勢還麵臨哪些天花板

技術拐點:投影進入4K時代
“我在2014年入手第一台家庭智能投影,當時市場的聲音並不大,參與的公司也不多。”作為一名智能投影發燒友,王大可和記者提起自己的第一台智能投影時記憶猶新。
作為老用戶,王大可觀察發現,經曆多年的迭代和發展,投影設備從起初的商務辦公步入家庭市場。根據奧維雲網(AVC)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,2019年上半年,中國智能投影市場銷量為162.4萬台,同比增長45.4%;銷額35.9億元,同比增長39.7%。
麵對越來越大的市場蛋糕,市場從不缺競逐者。小米2018年進入智能投影市場,2019年推出米家投影儀青春版。國內智能大屏軟件行業公司當貝,今年把目光瞄準在了智能投影領域,先後發布了3款產品。投影市場也引起BAT的關注,作為阿裏巴巴、騰訊和網易的影音設備供應商,大眼橙在投影市場高調發聲。
麵對不斷增多的競爭者,老牌廠商極米科技的危機感不斷增加。8月13日,極米科技一口氣發布三款智能投影新品:極光RS pro、H3、Z8X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為了與傳統電視市場匹敵,極米科技此次發布的新品更加強調達到4K畫質體驗。
長期以來,智能投影的畫質清晰度是業界高度關注的問題。HIS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智能投影根本上是屬於反射式成像,所以無法消除環境光對成像質量的影響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各個廠家在技術方麵的迭代則更為重要。
相關廠商的探索,也是投影市場的技術趨勢所向。奧維雲網(AVC)線上監測數據顯示,4K也開始滲透智能投影市場。奧維雲網(AVC)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朱圓圓對記者分析稱,今年2月,《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(2019-2022年)》發布,對推動4K產品的普及起到重要作用。2019年投影領域的關鍵詞是4K,清晰度的高低,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觀影感受,也是顯示技術的核心。
值得注意的是,4K技術不僅僅是投影市場的一大技術籌碼,在彩電領域,4K技術的應用更快。談及二者的對比,極米科技董事長鍾波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投影技術可以實現屏幕超100英寸甚至150-200英寸,但電視超過80英寸成本就會急劇增加,而且很難進入普通家庭,因而在追求大屏效果上投影是更占優勢的。此外,同等尺寸下,投影功耗與液晶電視相比大大降低,綠色節能效率較高。
極米科技研發副總裁王鑫表示,在投影領域,廠商對新技術的探索需要根據消費者的痛點持續投入。眼下,運動補償、噪聲抑製、清晰度提升,AI畫質投入、超大屏顯示均是投影進入家庭的核心訴求點。此外,隨著行業的不斷迭代,光影技術也不僅僅以投影形式呈現,未來還需要有更多形態。
市場變革:用戶教育至關重要
相較傳統彩電市場,投影的確是個新興市場,談及切入這一市場的初衷,鍾波表示,“極米創業初期到現在都有不同的聲音和意見,創業初期很多人說這個是不是風口,為什麽選擇這個方向?到現在大家會問投影這個行業是否是小眾,是否可延續,會不會成為手機、電視那樣大的賽道。”
變化背後是市場的變革,根據奧維雲網預測,2019年智能投影市場銷量將達367.8萬台,同比增長40.8%;銷額84.6億元,同比增長42.2%。朱圓圓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從行業發展速度看,2018年智能投影的銷量和銷額同比速度均實現翻倍增長,已經進入發展的快車道。
伴隨市場的發展,一些行業“痛點”也不容忽視。肖適認為,投影市場近兩年存在“價格戰”的情況,這贏得了一部分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,但也讓整個市場的發展良莠不齊。
而在朱圓圓看來,智能投影的市場均價並沒有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,主要原因在於,隨著顯示技術的升級,成品的成本也越來越低,但消費需求在升級,開始偏向購買更具有高端品質的好產品。
相比起價格方麵的競速,肖適認為現在的用戶教育更為急迫。“我們歡迎有更多的友商加入這個行業一起教育用戶,未來這個空間很大,但是現在遠遠沒有達到收割的時候,所以我們呼籲大家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教育用戶,而且也要把產品做得更好,否則別人說這個東西(智能投影)就是吹得好,不過如此。”肖適感歎道。
“做產品一個很大的邏輯就是希望產品去適應環境、適應人,而不是人去適應產品。”肖適認為,投影大規模進入家庭還需要突破很多門檻,投影用戶從早期的專業發燒友延伸到更多的年輕用戶,因而投影產品也需要進一步創新,持續給用戶提升體驗。
而對於未來的戰略選擇,鍾波給出的答案是“聚焦家用”。“商用我們也考慮過,思考是否像一些廠家一樣去商用市場分一杯羹,但並不想做一些同質化的產品短期盈利,未來還是希望加大研發投入在家用領域”。
行業競速:尚處藍海開拓期
盡管增速穩健,但眼下智能投影市場仍未全麵爆發,其發展過程中還有哪些關口要突破
“目前,智能投影市場要為年輕消費群體為主的人群所接受,現在尚屬於市場成長期。”張兵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本身產品技術門檻不高,市場參與者眾多,未來還有望持續成長,這將對平板電視構成一定的衝擊。
作為從業者,鍾波也感受頗深。他告訴記者,經曆多年發展,目前智能投影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,消費者的理念也進一步更新迭代。但鍾波同時強調道,目前行業隻是邁出一小步,處於藍海開拓期,仍有很大空間需要挖掘。
“未來投影廠商在內容、產品、技術三方麵的突破缺一不可。”朱圓圓表示,優質內容仍是吸引用戶的“籌碼”;亮度和清晰度作為最基礎、最影響消費者觀感體驗的性能,後續仍需提升;將硬件跟內容結合起來,軟硬實力結合才更有底氣;另外,還需要在產品上進行優化和創新,打造高顏值的產品。
另一方麵,朱圓圓提到,投影市場也需要擴展使用場景,在家用場景之外探索更多的需求,如外出攜帶、商務市場,但同樣需要解決技術的問題,如續航、功耗,在更小的體積內實現更高的亮度等。此外,朱圓圓表示,智能投影要做好融入IoT生態圈的準備,加強互聯互通的能力,從單一的視頻點播轉為家庭智能終端的載體之一。
不過,朱圓圓也指出,智能投影當前並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液晶電視,這源於亮度和清晰度方麵的限製,一是智能投影在昏暗的環境下觀看效果才好;二是電視的4K分辨率早已普及,但智能投影FHD剛開始普及。
談及未來,鍾波認為,AI與投影市場的集合更多是IOT和萬物互聯的時代,通過分析現有需求提供更好場景。相信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提升、5G的廣泛應用,會加強便攜化、大屏化的融合程度,無屏化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所向。
用戶變化的背後是智能投影的不斷迭代和市場競爭加劇。據不完全統計,目前市麵上做智能微投產品的品牌有幾十家,除了極米、堅果、小米、康佳、創維等,互聯網巨頭也想分一杯羹。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曆經多年發展,投影市場從起初的商用市場走入家庭,4K、AI等技術也給行業注入更多新元素。但相較傳統顯示市場,投影的市場滲透率並不高,空間拓展和“價格戰”依然是行業麵臨的痛點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投影市場帶來的無屏化趨勢還麵臨哪些天花板

技術拐點:投影進入4K時代
“我在2014年入手第一台家庭智能投影,當時市場的聲音並不大,參與的公司也不多。”作為一名智能投影發燒友,王大可和記者提起自己的第一台智能投影時記憶猶新。
作為老用戶,王大可觀察發現,經曆多年的迭代和發展,投影設備從起初的商務辦公步入家庭市場。根據奧維雲網(AVC)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,2019年上半年,中國智能投影市場銷量為162.4萬台,同比增長45.4%;銷額35.9億元,同比增長39.7%。
麵對越來越大的市場蛋糕,市場從不缺競逐者。小米2018年進入智能投影市場,2019年推出米家投影儀青春版。國內智能大屏軟件行業公司當貝,今年把目光瞄準在了智能投影領域,先後發布了3款產品。投影市場也引起BAT的關注,作為阿裏巴巴、騰訊和網易的影音設備供應商,大眼橙在投影市場高調發聲。
麵對不斷增多的競爭者,老牌廠商極米科技的危機感不斷增加。8月13日,極米科技一口氣發布三款智能投影新品:極光RS pro、H3、Z8X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為了與傳統電視市場匹敵,極米科技此次發布的新品更加強調達到4K畫質體驗。
長期以來,智能投影的畫質清晰度是業界高度關注的問題。HIS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智能投影根本上是屬於反射式成像,所以無法消除環境光對成像質量的影響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各個廠家在技術方麵的迭代則更為重要。
相關廠商的探索,也是投影市場的技術趨勢所向。奧維雲網(AVC)線上監測數據顯示,4K也開始滲透智能投影市場。奧維雲網(AVC)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朱圓圓對記者分析稱,今年2月,《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(2019-2022年)》發布,對推動4K產品的普及起到重要作用。2019年投影領域的關鍵詞是4K,清晰度的高低,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觀影感受,也是顯示技術的核心。
值得注意的是,4K技術不僅僅是投影市場的一大技術籌碼,在彩電領域,4K技術的應用更快。談及二者的對比,極米科技董事長鍾波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投影技術可以實現屏幕超100英寸甚至150-200英寸,但電視超過80英寸成本就會急劇增加,而且很難進入普通家庭,因而在追求大屏效果上投影是更占優勢的。此外,同等尺寸下,投影功耗與液晶電視相比大大降低,綠色節能效率較高。
極米科技研發副總裁王鑫表示,在投影領域,廠商對新技術的探索需要根據消費者的痛點持續投入。眼下,運動補償、噪聲抑製、清晰度提升,AI畫質投入、超大屏顯示均是投影進入家庭的核心訴求點。此外,隨著行業的不斷迭代,光影技術也不僅僅以投影形式呈現,未來還需要有更多形態。
市場變革:用戶教育至關重要
相較傳統彩電市場,投影的確是個新興市場,談及切入這一市場的初衷,鍾波表示,“極米創業初期到現在都有不同的聲音和意見,創業初期很多人說這個是不是風口,為什麽選擇這個方向?到現在大家會問投影這個行業是否是小眾,是否可延續,會不會成為手機、電視那樣大的賽道。”
變化背後是市場的變革,根據奧維雲網預測,2019年智能投影市場銷量將達367.8萬台,同比增長40.8%;銷額84.6億元,同比增長42.2%。朱圓圓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從行業發展速度看,2018年智能投影的銷量和銷額同比速度均實現翻倍增長,已經進入發展的快車道。
伴隨市場的發展,一些行業“痛點”也不容忽視。肖適認為,投影市場近兩年存在“價格戰”的情況,這贏得了一部分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,但也讓整個市場的發展良莠不齊。
而在朱圓圓看來,智能投影的市場均價並沒有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,主要原因在於,隨著顯示技術的升級,成品的成本也越來越低,但消費需求在升級,開始偏向購買更具有高端品質的好產品。
相比起價格方麵的競速,肖適認為現在的用戶教育更為急迫。“我們歡迎有更多的友商加入這個行業一起教育用戶,未來這個空間很大,但是現在遠遠沒有達到收割的時候,所以我們呼籲大家投入更多的資源和精力教育用戶,而且也要把產品做得更好,否則別人說這個東西(智能投影)就是吹得好,不過如此。”肖適感歎道。
“做產品一個很大的邏輯就是希望產品去適應環境、適應人,而不是人去適應產品。”肖適認為,投影大規模進入家庭還需要突破很多門檻,投影用戶從早期的專業發燒友延伸到更多的年輕用戶,因而投影產品也需要進一步創新,持續給用戶提升體驗。
而對於未來的戰略選擇,鍾波給出的答案是“聚焦家用”。“商用我們也考慮過,思考是否像一些廠家一樣去商用市場分一杯羹,但並不想做一些同質化的產品短期盈利,未來還是希望加大研發投入在家用領域”。
行業競速:尚處藍海開拓期
盡管增速穩健,但眼下智能投影市場仍未全麵爆發,其發展過程中還有哪些關口要突破
“目前,智能投影市場要為年輕消費群體為主的人群所接受,現在尚屬於市場成長期。”張兵在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本身產品技術門檻不高,市場參與者眾多,未來還有望持續成長,這將對平板電視構成一定的衝擊。
作為從業者,鍾波也感受頗深。他告訴記者,經曆多年發展,目前智能投影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,消費者的理念也進一步更新迭代。但鍾波同時強調道,目前行業隻是邁出一小步,處於藍海開拓期,仍有很大空間需要挖掘。
“未來投影廠商在內容、產品、技術三方麵的突破缺一不可。”朱圓圓表示,優質內容仍是吸引用戶的“籌碼”;亮度和清晰度作為最基礎、最影響消費者觀感體驗的性能,後續仍需提升;將硬件跟內容結合起來,軟硬實力結合才更有底氣;另外,還需要在產品上進行優化和創新,打造高顏值的產品。
另一方麵,朱圓圓提到,投影市場也需要擴展使用場景,在家用場景之外探索更多的需求,如外出攜帶、商務市場,但同樣需要解決技術的問題,如續航、功耗,在更小的體積內實現更高的亮度等。此外,朱圓圓表示,智能投影要做好融入IoT生態圈的準備,加強互聯互通的能力,從單一的視頻點播轉為家庭智能終端的載體之一。
不過,朱圓圓也指出,智能投影當前並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液晶電視,這源於亮度和清晰度方麵的限製,一是智能投影在昏暗的環境下觀看效果才好;二是電視的4K分辨率早已普及,但智能投影FHD剛開始普及。
談及未來,鍾波認為,AI與投影市場的集合更多是IOT和萬物互聯的時代,通過分析現有需求提供更好場景。相信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提升、5G的廣泛應用,會加強便攜化、大屏化的融合程度,無屏化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所向。
